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穴位养生|胸肋满痛、气喘、消化不良、四肢无力按大包 行气止痛

[复制链接]

绿铜v3_05绿银v3_05绿金v3_01紫铜v1_05紫银v1_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4-14 1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片来源:东方IC

一、大包穴位命名

脾在五行中属于“中土”,是其余四脏(肝、心、肺、肾)之主,脾之大络(联络其他经脉的重要穴道),统络阴阳诸经,故名大包。




二、功效

宽胸利胁,行气止痛,止咳平喘。

三、主治调理

气喘、哮喘、胸闷、心内膜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胸胁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支气管肺炎、胸肋疼痛、平胸、消化不良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四、定位

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五、保健按摩

按揉大包穴,每次揉按1~3分钟,早晚各1次。

六、配伍治病 轻松疗疾

小儿支气管肺炎 | 配伍穴位:肺俞穴、大包穴、膻中穴、丰隆穴

疾病概述: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尤以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然变化之时多见。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肺炎大都由肺炎球菌所致,主要病变散布在支气管附近的肺泡,支气管壁及黏膜发炎,不影响深部,有时小病灶融合成为较大范围的支气管肺炎。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属中医“风温”病的范围。发病原因为肺卫不固,风热从肌表口鼻犯肺,以致热郁肺气,蒸液成痰,若病邪进一步内侵,即可发生热入营血和正虚邪陷的变化。

按摩顺序与技法:患儿俯卧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穴、大包穴各1分钟。按揉膻中穴、丰隆穴各2分钟。




图片来源:东方IC

七、其他病症配伍穴位

平胸 | 配伍穴位:大包穴、乳根穴

胸膜炎 | 配伍穴位:大包穴、乳根穴、神封穴

四肢无力| 配伍穴位:大包穴、足三里穴。

91健康助手,不止于健康

欢迎关注《91健康助手》

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详细咨询专业的医疗机构。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9 23:31 , Processed in 1.019064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