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_薏苡仁的药用价值

[复制链接]

 成长值: 31630

灰金v1_05灰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金v3_05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铜v1_05紫银v2_05紫银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1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薏苡仁简介

薏苡仁,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本品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1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较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甜。
薏苡仁是薏米吗

是的,薏苡仁就是薏米。薏苡仁,又名薏米、米仁、六谷、川谷、菩提子。
薏苡仁图片

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

1、薏苡仁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2、薏苡仁用于皮肤: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的功效。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有明显的疗效,另外,它还对紫外线有吸收能力,其提炼物加入化妆品中还可达到防晒和防紫外线的效果。
3、薏苡仁用于头发:它具有营养头发、防止脱发,并使头发光滑柔软的作用。
4、薏苡仁算是榖物的一种,以水煮软或炒熟,比较有利于肠胃的吸收,身体常觉疲倦没力气的人,可以多吃。薏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分解酵素,能使皮肤角质软化,对皮肤赘疣、粗糙不光滑者,长期服用也有疗效。
5、薏苡仁还是一种维生素B含量丰富的食物,多吃可补充维生素B,由其是可缓解脚气病。
薏苡仁的药用价值

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1、风湿身疼,日暮加剧。用麻黄三两,杏仁二十枚,甘草、薏苡仁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两次服。
2、水肿喘急。用郁李仁二两,研细,以水滤取汁,煮薏苡仁饭,一天吃两次。
3、沙石热淋。用薏苡仁(子、叶、根皆可)水煎热饮(夏月次饮),以通为度。
4、消渴。用薏苡仁煮粥吃。
5、肺痿咳嗽,有脓血。用薏苡仁十两,捣破,加水三升煎成一升,以酒少许送服。
6、痈疽不溃。吞服薏苡仁一枚。
7、虫牙痛。用薏苡仁、桔梗研末点服。
8、疝疾。用薏苡(以东壁黄土炒过),加水煮成膏服下。
9、黄疸。用薏苡根煎汤频服。
10、杀蛔虫。用薏苡根一斤,磨细,加水七升煮成三升服下,能将虫杀死打出。
11、月经不通。用薏苡根一两,水煎服。
12、牙齿风痛。用薏苡根四两,水煮含漱。
薏苡仁的食用方法

薏苡仁的吃法多样,可做成粥吃,做成汤都是不错的选择,可当正餐,可当佐餐也都是不错的。薏苡仁无论是用来促进身体健康还是用于治病,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的。由其是对于老人,妇女,小孩,或者病后需要滋补的朋友来说这都是一种强身健体,促进健康的最好食疗之一。
1、薏苡仁粥
薏苡仁50克煮粥,用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每日一次,连续服用一个月。有健脾除湿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风湿关节炎,水肿,手脚伸屈不利,皮肤扁平疣(瘊子)等症。
2、薏苡仁银耳羹
薏苡仁去杂用温水浸泡。银耳先放入凉水中浸软,去杂质,改用开水浸泡,直至发透为止。锅中加入冷水、银耳、白糖烧滚,放入泡好的薏苡仁,入水淀粉勾成稀芡,加糖桂花出锅装碗即成。具有健脾、补肺、利水的作用。
3、薏苡仁美容酒
薏苡仁粉100克装瓶内,加入米酒400毫升浸泡,一周后即可饮用,每次服20毫升,若用橘汁、柠檬汁、苹果汁等水果汁调和饮用效果更好。有健肤美容、美艳肌肤作用,可治皮肤粗糙、皮肤扁平疣等症。
孕妇能吃薏苡仁吗

薏苡仁是一种药食同源之物,中医认为其质滑利。药理实验证明,薏仁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可促使子宫收缩,因而有诱发流产的可能。所以孕妇应避免食用薏苡仁,尤其是孕早期的孕妇。另外,处于经期的女性也是不建议吃薏苡仁的。因为薏仁会使身体冷虚。
薏苡仁的副作用

虽然薏苡仁的功效很好,但是由于薏苡仁性寒,所以不适合长期大量食用,一般不要超过一周。长期大量单独食用,会导致肾阳虚,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严重会导致不育不孕。而且据前人经验,妇女怀孕早期忌食;另外汗少、便秘者不宜食用。
但是薏苡仁还是适宜各种癌症患者、关节炎、急慢性肾炎水肿、癌性腹水、面浮肢肿、脚气病浮肿者、疣赘、美容者、青年性扁平疣、寻常性赘疣、传染性软疣、青年粉刺疙瘩以及其他皮肤营养不良粗糙者、适宜肺痿、肺痈者等人食用的。
我们知道了薏苡仁的副作用后,还要注意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慎服。
薏苡仁医书记载

1、《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生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
2、《本草经疏》: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湿,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3、《本草新编》: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适用之。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1 10:07 , Processed in 1.380663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