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糖尿病的十大常见临床表现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3820

紫铜v2_01灰金v1_05绿银v3_03绿铜v3_03紫铜v1_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4-12 0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糖尿病的十大常见临床表现1、糖尿病的十大常见临床表现
口黏:口黏为脾胃湿热所造成,湿热型消渴患者往往以口黏为先兆。

口干:为先兆之一,也是先驱症状。

性欲亢进:到了糖尿病典型症状出现之时,患者反而容易发展为阳痿。

屡发疮疖:病人在出现典型症状之前,常先有顽固的此起彼落疮疖史。

过度肥胖:体重递增是糖尿病发作前的信号,但是发作后体重随即逐渐转为消瘦。

不明原因的身体乏力:身体乏力是糖尿病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信号。

尿液混浊:小便时尿液浑浊,多半可能是前驱症状。

早发白内障:如果中年发生白内障,而且视力减退,经过治疗后没有效果,这时候应注意可能有潜在的糖尿病。

伴随症状:糖尿患者往往同时伴有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症状。

具有容易感染性: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包括皮肤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皆是。

2、糖尿病如何确诊
2.1、空腹血糖(FPG)测定:

空腹血糖(FPG)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或是至少8h未摄入热量,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2.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Y):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一般不超过8.9mmol/L),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又可恢复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称为耐糖试验。

2.3、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

这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本次修订的重要变化,这一举措使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在原来3个的基础上增加到4个。无需空腹取血,检测更方便。比血糖检测稳定性更好。在疾病和应激期间的日间变异率更小。

3、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少动:体力活动减少是诱发糖尿病的病因之一。因为人体骨骼肌是最大的葡萄糖利用的器官,长期缺乏体力活动将会大大减少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导致肌肉萎缩、肌肉组织中的脂肪含量增加、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肥胖:遗传、缺少运动、吃的太多、太油腻、高热量饮食都可导致肥胖。其中,晚上吃得过饱最容易导致肥胖,因为一吃完就睡觉,脂肪代谢缓慢,在体内堆积,导致肥胖;肥胖进一步引起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糖尿病。这也是一个糖尿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在部分糖尿患者中明确有遗传因素影响发病,例如在双胎中一例发生糖尿病,另一例有50%的机会发病。如为单卵双胎,则多在同时发病。据统计,假如父或母患非依赖型糖尿病,子女发病的危险率约为10-5%,如父母均患依赖型糖尿病,则子女的发病危险率更高。

糖尿病的危害
1、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就是心脑血管。他主要体现在主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和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由于血糖升高的原因,从而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

2、对肾脏的危害

对于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异常升高的原因,它促进了糖尿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他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同时它也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3、对周围血管的危害

糖尿病对周围血管主要以肢动脉为主,糖尿病病人由于血糖升高的原因,可引起周围血管发生病变,引发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溃烂,供血不足可而引发肢端坏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导致残废,甚至会截肢。

4、对眼球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除动脉硬化、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老年性白内障外,糖尿病视网膜病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轻者视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

怎样预防糖尿病
防止和纠正肥胖。

避免高脂肪饮食。

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多吃蔬菜。

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

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

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

要戒烟和少饮酒,并杜绝一切不良生活习惯。双亲中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缺乏运动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预防。

对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8 01:54 , Processed in 1.907244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