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影评论] 老影迷喜爱老译制片---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电影

[复制链接]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灰铜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1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影迷喜爱老译制片---阿尔巴尼亚电影【转载】
自上译厂1959年译制了阿尔巴尼亚首次独立摄制的第一部电影《塔娜》起,至1999年新阿尔巴尼亚电影厂出品的《针锋相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概进口了近30部阿尔巴尼亚电影。
《海岸风雷》
70年代,流传有一首童谣:“老大赛力姆,捡钱喝啤酒,意大利的大皮鞋,踩了他的手。”说的就是该片的一个场面。影片是根据话剧《渔人之家》改编,真实表现了一个普通渔民家庭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故事。由新阿尔巴尼亚电影厂1966年出品,上译厂译制。描写二战时期亚得里亚海边的一个城市,老渔夫父亲有4个儿子,老大赛力姆被意大利占领者诱惑,当了叛徒,老二是地下党员,老三是医生,老四也是游击队员。当赛力姆出卖了游击队员,老三冒充游击队员而被捕,老渔夫和老二在游击队的配合下,营救了被捕的同志,击毙了叛徒赛力姆。《海岸风雷》故事性强,老渔夫的演员演技相当捧,四个儿子性格各异,是一部反法西斯题材的经典电影。片中亚得里亚海的滨海风光也相当迷人。70年代,每每提起阿尔巴尼亚电影,观众都会情不自禁模仿一个动作,左手前伸,高呼: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这是电影在表现阿尔巴尼亚游击队员时的一个经典动作。
《宁死不屈》
《宁死不屈》由上译厂1969年译制,写女学生米拉为掩护女游击队员,被法西斯逮捕,米拉不畏强暴,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不屈不挠,最后,米拉和女游击队员一起唱着游击队员之歌奔赴刑场,英勇就义。《宁死不屈》中米拉的美丽形象,成为70年代的中国电影观众心目中外国女明星偶像,使许许多多青年观众神往,另外,《宁死不屈》中的反派形象党卫军军官塑造得也令人叫绝,温文尔雅、道貌岸然,表演得从容不迫。有一次党卫军军官把女游击队员拉出去假枪毙,吓唬米拉,他将米拉来到阳台上,让她看自由的天空,美丽的城市。当时党卫军军官有一段台词说得很富有诗意,由配音大师邱岳峰诠释得相当精彩。
《宁死不屈》中出现了米拉和一个男青年(革命者)弹吉他唱歌的场面,米拉一句精典台词使我至今难忘:“革命者还玩吉他……”这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第一次从外国电影中认识这种乐器,电影里还有一首主题歌风靡一时,歌词大意是“赶快上山吧!朋友们,我们在春天里加入了游击队……”
《第八个是铜像》
《第八个是铜像》是上译1973年译制的,全片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二战后7个护送烈士易卜拉欣的铜像回故乡的战友的回忆,刻画了反法西斯战士游击队员易卜拉欣形象,整个影片是送铜像回故乡的路上,每个人回忆战友的人生片断组织成了一个完整的的故事,叙事方法有点近似于日本电影《罗生门》,由于当时中国电影受“三突击”、“高大全”影响较深,因此这种叙事方法使封闭的中国观众耳目一新,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观众接受不了,由此产生“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之说。
《战斗的早晨》
上译厂1971年译制的《战斗的早晨》描写二战时一群孩子们偷德国占领军的枪,并掩护游击队员的故事。1969年译制的《地下游击队》反映二战时城市游击队与德军的斗争,其中识别叛徒的情节出其不意,不落俗套。1975年译制的《战斗的道路》是表现二战时农村游击队的反法西斯斗争,贯穿主线是识别假冒的卡南游击队,真假卡南的斗志斗勇,悬念迭宕,动人心魄。
《脚印》
上译厂1971译制《脚印》影响较大,这是以惊险片形式叙述的故事片,阿尔丹大夫被敌人杀害,公安人员破案,追溯了阿尔丹成长的脚印。阿尔丹是个知识分子,一度追求名利,后来在父亲老游击队员的教育下,主动去林区为工人治病,他不肯与特务妥协,不为越境特务带路,被特务杀害。选择惊险片的样式讲述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同路的故事,《脚印》不但有探索性,而且片名寓意深远。影片由赵慎之、李梓、邱岳峰、于鼎等配音,片中,阿尔丹大夫顶风冒雪穿越松林峡谷为林区工人接生的场面十分令人难忘。同类题材的影片还有1969年译制的《创伤》,写地拉医院的医生深入矿区,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的。但艺术性、故事性、观赏性较之《脚印》则差得多了。
《勇敢的人们》
上译的《勇敢的人们》和长译的《小贝尼》故事情节相似,都是儿童片,写娇生惯养的城市孩子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健康成长、勇敢坚强的故事。《勇敢的人们》中少年依里尔攀绳子过河,中途不敢过的情景,曾令70年代的孩子们忍俊不禁,每每演到这时, 剧场内都是一片笑声。
《广阔的地平线》
1968年译制的《广阔的地平线》是部工业片,写大海上的吊车司机与官僚主义斗争的故事,主人公在结尾时台风中抢救浮吊,被钢丝绳抽死了,大海的画面拍得相当精美。
长影1974年译制的《在平凡的岗位上》是写一个电线维修工的一天,最后冻死在电线杆上,是阿尔巴尼亚电影人对敬业与奉献的一种理解。1976年译制的《石油赞歌》是写科学工作者和石油工人历尽艰辛,找到石油的经历,片尾井喷的大场面与《创业》有异曲同工之处。
1976年11月在阿尔巴尼亚执政的劳动党“七大”会议上,该党第一书记霍查公开抨击中国的对外政策,导致两国关系迅速恶化,从而结束了中阿两国的“特殊关系”。1977年的冬天在阿尔巴尼亚“解放日”的时候,我国象征性的上映了该国新故事片《最后的冬天》,这是我国公映的第23部阿尔巴尼亚影片,该片在京、沪等大城市稍现即失,《最后的冬天》成了“最后的晚餐”,从此未见有该国的新电影在我国影院上映。从《塔娜》到《最后的冬天》,构成了一部完整的阿国影片在华放映史。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20 22:28 , Processed in 2.513324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