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影评论] 《老影迷喜爱老译制片---前南斯拉夫电影》【难忘“瓦尔特”】(连载一)

[复制链接]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灰铜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aij 于 2013-9-22 14:40 编辑

       老影迷喜爱老译制片---前南斯拉夫电影【转载】
难忘“瓦尔特”——前南斯拉夫电影的艺术魅力
我国进口的前南斯拉夫拍摄的故事片以表现二战题材的为主,深受我国电影观众的好评,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前南斯拉夫各族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不屈斗争,成为前南斯拉夫电影的永恒的主题。
我国自1956年进口前南斯拉夫屈格拉夫电影厂拍摄的儿童片《小勇士历险记》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起,至1991年上译厂译制贝尔格莱德阿瓦拉电影厂、萨拉勒布克罗地亚电影厂联合摄制的《炽热的爱情》止,共引进了约20多部前南斯拉夫故事片,其中最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就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在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和我国驻南大使馆期间,中央电视台曾连续播放这两部电影,使观众又重睹前南斯拉夫反法西斯英雄的风采。
前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1972年出品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我国1973年由北京电影厂译制,开始作为内部片给中央领导人看,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公映。当时由北京电视台首播,而后才在各城市电影院播出,播出时曾达到万人空巷的场面。《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取材于真人真事,故事情节紧张、惊险,堪称惊险电影的典范。
1944年,入侵南斯拉夫的德军败退时,拟定了一个“劳费尔行动”计划,要把萨拉热窝油库的燃料运往维谢格拉特去,以保证供应撤退的装甲部队。为了使抵抗组织不破坏这次行动,他们让党卫军上尉康德尔冒充游击队英雄瓦尔特与游击队取得联系,结果使抵抗组织遭到破坏,不少游击队员壮烈牺牲。面对危机、真瓦尔特带领游击队与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查出叛徒,击毙假瓦尔特,神出鬼没,在敌人眼皮底下活动,最后炸毁了装载燃料的军列,最终使德军的“劳费尔行动”计划破产,保卫了萨拉热窝。
虽然真实生活中的瓦尔特在二战时牺牲在萨拉热窝了,但该片塑造了反法西斯正义战争英雄群体当中的一员——瓦尔特的形象却是不朽的。1978年,我国观众心中的硬汉英雄形象不是施瓦辛格、史泰龙更不是阿兰·德龙和贝尔蒙多,而是扮演瓦尔特的前南斯拉夫著名演员巴塔·日沃伊诺维奇,他主演过100多部影片。尤以扮演游击队员和革命者的形象最为出色,除瓦尔特外,他塑造的《桥》中的“老虎”、《苏捷斯卡战役》中的尼古拉,《黎明前到达》的柯察金等等均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因而有“传奇式的游击队员”和“南斯拉夫银幕上的虎将”的光荣称号。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几年前曾随前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红星足球队访问过我国。《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节奏张驰有度,折射的信息量大,其中真假瓦尔特的斗智斗勇,营救游击队交通员用死尸换走伤员,老游击队员谢德之死等情节已成为惊险电影的经典场面,影片中用长号演奏的瓦尔特进行曲雄壮激昂,在我国流传甚广,成为电台和音乐会上的保留节目。该片中真假瓦尔特博斗时的瓦尔特拳,也流行一时,我国电影人员立刻引进在我国电影中,当时拍摄的惊险片《黑三角》、《神女峰的迷雾》等均来上一段“瓦尔特”拳,另外,钟表匠谢德的女儿中弹牺牲用了慢镜头,这也启发了我国导演,多部国产片中英雄中弹牺牲都用慢镜头表现,直到观众生厌。钟表匠牺牲一场几年前还被《新飞虎队》借鉴,用在铁道游击队王强牺牲的情节中。由此可见《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一片对我国电影制作之影响。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片头片尾也相当精彩,是以萨拉热窝的党卫军上校冯·迪特里茨上任和离任来讲述瓦尔特的故事,片尾,有德国军官问因未完成“劳费尔行动”而被撤职离任党卫军上校,谁是瓦尔特?党卫军上校意味深长地说:这座城市,就是瓦尔特。此时,画片响起雄壮的瓦尔特进行曲,这个片尾寓意深远,该片的台词也相当精彩,像“谁活着谁就看得见”,“对你我都是最后一次”,“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暴风雨来了”。充满诗意与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21 02:29 , Processed in 1.274862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