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现代文学] 《贝壳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作者:[俄]曼德尔施塔姆【PDF】

[复制链接]

区版勋章 - 区版勋章

灰铜v1_05蓝铜v2_05蓝铜v1_05紫银v2_04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5紫银v1_02蓝银v1_05绿银v3_05绿金v3_05宝血灵晶红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白桦诗库]

《贝壳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

作者:[俄]曼德尔施塔姆 智量 译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91

内容简介

  奥•曼德尔施塔姆作为一个“阿克梅派”,执着地在诗中追求着美。他的诗格律严谨,韵脚清晰,节奏分明,读来朗朗上口,仅在语言音响的听觉感受中,便有一种直透心脾的效果。他用词诡谲,联想奇特,思路逶迤,这使他的诗有时给人以朦胧感。但反复品味之后,你往往还是能够把捉住诗人在他的时间和空间中所特有的某些倾向、观念和情绪。无论你与他产生共鸣与否,他的诗在你心中反正会刻留下自己的痕迹。

  在奥•曼德尔施塔姆那些迅速的联想、奇异的比喻、奔放的自我抒发中,我们看见一位在艺术的天空中纵情驰骋韵幻想家,而在他那些有关宇宙、世界、时代、祖国、人民、战争、和平……的思考中,我们也看见,他的天马行空的幻想和梦境,和他生存在其中的现实联系得十分紧密。他的诗中有纯属个人抒情的篇章(比如《贝壳》,那种爱的情意传达得细腻、绵密),但是不多。他大量的作品都包含关于社会人生的更大的思索。他心头所怀的,是一种马雅可夫斯基所谓的“巨大的爱”。他写道:

  “而我,把未来的世界拥在心中,
  我竟把无用的‘我’全然忘怀。”

  这是一种多么宽阔的胸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一时期的众多俄国诗人中,奥•曼德尔施塔姆以其艺术与思想上的这一特点而异于他人。他对自己俄罗斯祖国的感情尤其深沉。他有这样的诗句:

  “我爱我这片可怜的土地,
  因为别的土地我没有见过。”

  “我又发出对冷漠的祖国的责难,
  ……
  请允许我、允许我不再爱你!”

  每一个了解俄国那段历史的读者都会了解:作为一个俄罗斯诗人,在那满目疮痍的时代,怀有这些矛盾又痛苦的复杂感情的诗人,都有一颗对他的祖国和人民的忠实的心。

  奥•曼德尔施塔姆精神上的探索起于十月革命前。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中找到这种探索的轨迹。他曾经非常苦闷,挣扎着在生活中求取自己和祖国人民的解放,他幻想自己飞出了现实的自己,沐浴闪电,呼唤雷雨,但却因此丢失了自己的栖身的窝巢;他找不到一个可以让自己畅怀去爱的地方,他“活跃的思想之箭”不知射向何方;他想到过皈依宗教(“一枚十字架、一条神秘的路,或许,是我们珍爱的东西”),但是他又坦率地告诉读者:“上帝——我错了,脱口而出,我心里原本并不是想这样说。”他感到革命风暴的来临(“处处都是隐而不见的哀伤,连瓦罐儿里也藏匿着烈火”),但是他又找不到自己坚实的立足点,他内心痛苦,步履艰难,道路曲折。十月革命后,他见到了新生活的希望,曾经积极参加建设,甚至一个时期放弃写作而投身于基层工作。他有时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工人在他严肃的面具之下,隐藏着未来世界的崇高温情”),知道工人和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一致性(“艺术家和工人说同一句话;确实,我们的真理是一个”)。但他又始终不能和新生活水乳交融,直到他去世前一年(1937),他仍在苦闷地追求一种“逝去的光”,幻想由此而“飞往无我之境”。奥•曼德尔施塔姆的一生,是探索、追求的一生,他在“我”与“非我”中痛苦地挣扎,他作品中一再表现的“无我”和“忘我”的情怀实质上仍只是一种“有我”之境和自我中心意识的伪装,而他自己却真诚地看不见这层伪装,这大约便是他的悲剧所在,也是他作为那个过渡性历史时代一种类型的代表者的特点。他既是古米廖夫、库兹明、戈罗杰斯基等人的密友,也是勃洛克、马雅可夫斯基的同道。他是矛盾的、复杂的,但是可以理解、值得理解的,而且,他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他是应该被我们研究与介绍的世界文学史上一个有才气的作家。我们可以结合自己民族与时代的特征和需要来适当地接受他的诗歌,接受这份属于全人类的文学遗产。
  曼德尔施塔姆的全名是奥西普•埃米里耶维奇•曼德尔施塔姆。1881年1月15日生于彼得堡一个小商人的家里,中学时代受到泰尼舍夫学校校长、一位二流象征派诗人弗拉基米尔•吉比乌斯的影响开始写诗。1907-1910年去欧洲学习;掌握了德语、英语和法语。1911年入彼得堡大学历史哲学系。同时开始与库兹明、戈罗杰茨基、古米廖夫等俄国后象征派作家交往。这时,阿克梅派从原先的象征派作家群中形成,核心人物便是曼德尔施塔姆和古米廖夫、戈罗杰茨基,阿赫马托娃、纳尔布特等。曼德尔施塔姆一生共出过六本诗集,第一本《石》于1913年出版。其中表现了他对世界政治局势的关注。他的作品的强烈的现实感和社会性,与阿克梅派的其他作家的唯美风格很不相同。

  十月革命后,在高尔基的关怀下,他于1920年返回彼得堡,住进政府安排的作家公寓。他的居室中空无所有,过着一种不受任何物质条件约束的生活。后来一个时期,他任性漂移、随遇而安.在莫斯科,第比里斯、罗斯托夫等城市都住过,好像一个流浪汉。20年代,他的创作达到高峰,1922年出版诗集《特里斯梯亚》,1923年出版诗集《第二本书》,1928年出版《诗选》,并有许多文论与诗论发表,1928年汇集出版的《论诗》是其中一部分文章。同时他也写政论、纪实文学、名人采访等,还曾尝试写儿童诗歌。

  曼德尔施塔姆为新时代所做的大量的工作中,还包括他的翻译工作。他译过许多欧洲各国当时的进步作品和古典作品,译过巴比塞,也译过彼特拉克。他译风谨严,尊重原作,反对所谓“自由翻译”。

  1933年,他写出著名论文《谈但丁》,论文于1967年,即他死后三十年,在苏联发表。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他本人诗歌观点的概括和总结,他在诗歌理论上的探索与他在创作实践上所做的探索是密切呼应的。
  30年代初开始,他与当时苏联文坛相处不恰,受到指责,而从他这一时期的遗稿中可以看出,诗人内心在进行着真诚痛苦的探索与追求,他对祖国人民是忠贞的。当时许多作家境况与他相似,勃洛克、阿赫马托娃、帕斯捷尔纳克都是这样。然而,在外表上,曼德尔施塔姆这时游离于文坛之外.连1934年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也没有能够参加。1935年,他移居沃龙涅什城,遂脱离文坛,只偶尔为当地报纸写点短文。1937年辍笔,1938年死去。  

  我是初次接触曼德尔施塔姆的诗,也是第一次选译他的诗。我不敢保证这里译出的诗全都是他作品中最上乘的。因为有些诗我自己没有很好地读懂,便没有去译,有些本来应该译出,但是太长,不符合这个小集子的要求;而有些又很可能是由于我个人的偏爱才译出的,好在这只是曼德尔施塔姆诗歌的第一个中译本,我希望今后还会有新的译本出现。

  按照我对译诗的看法和做法,我在翻译过程中力求译作与原作神形兼似。我主张翻译工作者应严格以原作为界限,“画地为牢”,自己创造能力的发挥,要尽可能不越出原作这“雷池”一步。而在“尊重原作”这个范围内,译者当然是有充分的施展才能的天地的。这是翻译工作的自由的限度。在这次翻译中,我尽可能按照这样的原则办事。除内容涵义和思想上对原作的忠实传达之外,在韵脚和节奏上也力求保持原作特点,至于做得如何,那只有请读者品评和指教了。

  这是一个百首短诗集,我译了90多首,其他几首是卢永兄在编辑过程中补译的,特此致谢。

  本诗集是据苏联作家出版社列宁格勒分社1973年出版的曼德尔施塔姆的《诗集》选译的。

  智量
  1989年8月,苏州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3 01:49 , Processed in 1.203045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