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_茵陈的药用价值

[复制链接]

 成长值: 33220

灰金v1_05灰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金v3_05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铜v1_05紫银v2_05紫银v1_01宝血灵晶灰铜v3_01紫铜v2_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9-3-18 1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茵陈简介

茵陈,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250px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
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62.5px,直径0.1~5px,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75px,宽约25px;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气清香,味微苦。
花茵陈,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2500px,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茵陈图片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1、解热。茵陈浸剂有强力的解热作用,但煎剂解热的作用则较弱。
2、利胆。能促进胆汁的分泌,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及咖啡酸等。
3、抗菌。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
4、抗病毒。对流感病毒(PR8株)有强力的抑制作用。
5、抗真菌。稀释400万倍,仍能抑制猩红色毛癣菌发育,有效成分为茵陈素。
6、降脂。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防止血管壁脂质堆积。
茵陈的药用价值

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1、治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瘀热在里,身发黄者:茵陈蒿300克,栀子十四枚(擘),大黄100克(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伤寒论》茵陈蒿汤)
2、治发黄,脉沉细迟,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陈100克,附子一个作八片,干姜(泡)75克。甘草(炙)50克。上为粗末。分作四贴,水煎服。(《玉机微义》茵陈四逆汤)
3、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语言,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粘液:茵陈蒿、白藓皮各50克。上二味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圣济总录》茵陈汤)
4、治一切胆囊感染:茵陈30克蒲公英12克忍冬藤12克川军10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5、治疬疡:茵陈蒿两握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荚汤洗疬疡上令伤然后以汤洗之汤冷更温洗可作三四度洗隔日作佳不然恐痛难忍。(《外台》引《崔氏方》)
茵陈的食用方法

1、凉拌茵陈
材料:茵陈蒿嫩茎叶250g,白糖、麻油各适量。
做法:将茵陈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洗净,挤干水,切碎放盘中,加入精盐、味精、白糖、麻油,食时拌匀即成。
功效:具有利湿退黄、祛风明目的功效。适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疥疮,两目昏花,夜盲等病症。
2、茵陈蒿炒肉丝
材料:茵陈蒿嫩茎叶250g,猪肉100g,葱花10g,姜末5g。
做法:将茵陈蒿洗净,入沸水锅焯片刻,捞出挤干水分,切段猪肉洗净切丝;将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花、姜末放入碗内,搅匀成调味汁;炒勺加油烧热,下入肉丝偏炒至发白,倒入调味汁,炒至肉丝入味,投入茵陈蒿再炒至入味,出勺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和中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胃不和,不欲饮食,小便不畅,大便溏泄等病症。
3、茵陈蒿荷叶粥
材料:茵陈蒿25g,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g,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茵陈蒿、荷叶洗净煎汤,取汁去渣,加入洗净的粳米同煮,待粥将熟时,放入白糖稍煮即成。
功效:具有健补脾胃、利胆退黄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恢复期,对疾病的痊愈有一定的作用。
茵陈的副作用

茵陈基本没有什么副作用,但是在服用时要对症。假如不对症的话,用量过大可能会引起头晕、恶心、上腹饱胀、灼热、腹泻等现象,甚至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心律不齐,死亡。
茵陈医书记载

1、《本草经疏》:茵陈,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症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
2、《本草钩述元》:发陈致新,与他味之逐湿热者殊,而渗利为功者,尤难相匹。
3、《本草图解》:发黄有阴阳两种,茵陈同栀子、黄柏以治阳黄,同附子、干姜以治阴黄。总之,茵陈为君,随佐使之寒热而理黄证之阴阳也。
4、《别录》:茵陈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五月及立秋采,阴干。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
茵陈民间传说

传说华佗给一黄痨病人治病,苦无良药,无法治愈。过了一段时间,华佗发现病人突然好了,急忙问他吃了什么药?他说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一看是青蒿,便到地里采集了一些,给其他黄痨病人试服,但试了几次,均无效果。华佗又去问已痊愈的病人吃的是几月的蒿子,他说三月里的。华佗醒悟到,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三月蒿子有药力。
第二年春天,华佗又采集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给黄痨病人们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但过了三月青蒿却又没有功效了。为摸清青蒿的药性,第三年,华佗又把根、茎、叶进行分类试验。临床实践证明,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病,并取名“茵陈”。这就是“华佗三试青蒿草”的传说。他还编歌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26 14:53 , Processed in 1.715622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