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现代文学] 《大商人—影响中国的近代实业家们》作者:傅国涌【TXT】

[复制链接]

区版勋章 - 区版勋章

灰铜v1_05蓝铜v2_05蓝铜v1_05紫银v2_04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5紫银v1_02蓝银v1_05绿银v3_05绿金v3_05宝血灵晶红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0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商人——影响中国的近代实业家们

作  者:傅国涌
出  版: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
ISBN:9787508612614
定  价:42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工同业真正的本土源头在那些开创了各种新式工业的民营企业家身上,张謇、荣氏兄弟、范旭东、穆藕初、刘鸿生和卢作孚,正是他们代表了近代工商业的方向。
  商之大者,为国为民,一群以实业报国为终生理想的大商人,铸就了现代工商业的传统和灵魂。
  掀开历史的一层层帷幕,这些曾叱咤风云大半生的企业家们,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个极富个性特征的传统。张謇创造的“南通模式”,造厂力求其快的“荣宗敬速度”,小鱼吃大鱼的“卢作孚神话”,“永久黄”的团队精神,穆藕初引入的科学管理法,刘鸿生用西方谚语概括的感悟式格言……这一切都是中国企业史上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是后世企业家值得珍视的遗产。
  现代工商业真正的本土源头不在“红顶商人”胡雪岩身上,不在曾经辉煌一时的晋商与徽商身上,他们都只悬传统农业文明的产物,身上还没有笼罩近代的曙光。这个根也不在洋务运动后期崛起,曾在晚清中国盛名显赫的盛宣怀、唐廷枢等人身上,他价或是官商,或悬买办,最终未能超越身份的限制,踏入现代的门槛。这个根在那些开倒了各种新式工业的民营企业家身上,张謇、荣氏兄弟、穆藕初、范旭东、卢作孚和刘鸿生,正是他们代表了近代工商业的方向。
  “他(张謇)尽毕生精力搞起来的通州工业今日之发达,足以证明他是中国有力的实业家,再加上他的才学和声望,他今后将会活跃在中国的政界或实业界的。”
  “荣宗敬兴办实业,历数十年,功效昭著,民生利赖。是次日军侵入淞沪,复能不受诱迫,避地远引,志节凛然,尤堪嘉尚……”
  “我们(范旭东)办实业的人,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和为人类服务的精神,我们为救国家的危亡而办实业,在环境许可之下,不问事业的大小,努力地往前干去。”
  “以外貌言,无有知其(穆藕初)为中国之棉业大王者。君为人和蔼,交友以信,举止正大,见识宏远,中西人士无不乐于相处。噫!如君之才高德备,诚可谓中国第一人物矣。”
  “我(刘鸿生)的全部理想,只是为了发展民族工业。我总希望把我的企业从一个变成二个、三个,越多越好。”
  “卢先生(卢作孚)是中国一位大事业家,一手经营北碚,艰苦缔创并主持民生公司。卢先生简单、朴素、刻苦、笃实,不铺张,不夸大,充分表现了中国事业家的风度,其气魄已先声夺人。”
  作者以历史观察者和记录者的角度,用平实的语言详细记录了明清开始、经历民国时期直至中国建国的一段时期内,中国本土的企业家的成长及兴衰。书中用6个清末民初最为著名的实业家的事迹,来追寻近代中国本土企业家的商业传统,其中包括了张謇、荣氏兄弟、范旭东、穆藕初、刘鸿生、卢作孚。作者对每个人物的描写史料翔实、内容细致,不但有对各企业家生平的记录,更是对中国近代企业的一次系统梳理,通过人物的命运来展现中国近代商业发展、商业智慧、商业教训。
  中国现代工商业真正的本土源头那些开创了各种新式工业的民营企业家身上,张謇、荣氏兄弟、穆藕初、范旭东、卢作孚和刘鸿生,正是他们代表了近代商业的方向。
  在现今历史题材比较热的时候,从工商业的角度来重新梳理当年的历史,从中可以发现,在那个混乱的历史年代,中国的工商业竟然曾经发展到如此进步的一个程度,中国的工商业界,竟然出现过如此科学和民族的管理方式,竟然会有如此远大的抱负和眼光……学习并了解历史,并以史为鉴,从中学到适用的工商业之道,将是让读者意想不到的一大收获。

作者简介

  傅国涌,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1967年1月生于浙江乐清,现在杭州家中读书写作。
  主要关注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企业传统等。
  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文人的底气》(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历史深处的误会》(东方出版社2006年10月)《笔底波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过去的中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主角与配角——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7月)《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叶公超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追寻失去的传统》(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金庸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导读:追寻企业家的本土传统 4
1、我的追寻之旅 4
2、近代企业家的五个来源 7
3、外在因素:制度的不可抗力(1) 9
4、外在因素:制度的不可抗力(2) 12
5、内部因素:企业家精神 14
6、重温企业家的本土传统(1) 17
7、重温企业家的本土传统(2) 19
第二部分 『天地之大德曰生』——张謇与大生集团 22
1、世界地图上的"唐家闸"(1) 22
2、世界地图上的"唐家闸"(2) 24
3、"机枢之发动乎天地" 25
4、大生成功的五大原因 27
5、第一次大生股东会 30
6、黄金时代的消逝 32
7、大生失败原因:"二无二差"(1) 36
8、大生失败原因:"二无二差"(2) 38
第三部分 衣食上拥有半个中国——荣氏兄弟和茂新、福新、申新集团 41
1、申新搁浅:荣氏企业大危机(1) 41
2、申新搁浅:荣氏企业大危机(2) 43
3、申新搁浅:荣氏企业大危机(4) 45
4、四台石磨起家:从面粉开始(1) 47
5、四台石磨起家:从面粉开始(2) 49
6、"面粉大王":"兵船"走向世界(1) 51
7、"面粉大王":"兵船"走向世界(2) 53
8、"面粉大王":"兵船"走向世界(3) 55
9、荣宗敬的四项原则(1) 58
10、荣宗敬的四项原则(2) 60
11、荣宗敬的四项原则(3) 62
12、荣宗敬的四项原则(4) 65
13、"我是事业家,不是资本家" 68
第四部分 一掷万金穆藕初 72
1、"中国第一人物"(1) 72
2、"中国第一人物"(2) 74
3、从德大、厚生到豫丰:"佩六国相印" 76
4、世界不问你是何人,只问你能做何事(1) 79
5、世界不问你是何人,只问你能做何事(2) 81
6、情系昆曲(1) 83
7、情系昆曲(2) 85
第五部分『从一个变成两个、三个,越多越好』——刘鸿生和他的企业集团 87
1、"O.S.的股票,如今不如草纸了!" 87
2、"想利用口袋中的现钞做点事" 90
3、"我并没有让我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筐子里"(1) 92
4、"我并没有让我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筐子里"(2) 95
5、点金石:经营之道与用人之道 96
第六部分 谁创造了『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卢作孚和民生公司 101
1、宜昌大撤退(1) 101
2、宜昌大撤退(2) 103
3、药王庙创世纪 106
4、小鱼吃大鱼的"卢作孚神话" 108
5、"你的跟班比你穿得漂亮" 112
6、"这东西不男不女"(1) 115
7、"这东西不男不女"(2) 117
8、"民生公司的股票交给国家" 119
后  记 124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8 09:05 , Processed in 1.757853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