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国学名著] 《费加罗的婚礼》(全本)作者:[法]博马舍【TXT】

[复制链接]

区版勋章 - 区版勋章

灰铜v1_05蓝铜v2_05蓝铜v1_05紫银v2_04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5紫银v1_02蓝银v1_05绿银v3_05绿金v3_05宝血灵晶红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2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费加罗的婚礼(又名:狂欢的一日)(1784)

作者:[法]博马舍

作者简介:

  博马舍是18世纪后半叶法国最重要的剧作家。博马舍喜剧的出现意味着古典主义喜剧向资产阶级喜剧的过渡完成。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意识到戏剧作为宣传手段在革命中的作用,提出“戏剧应该教育民众”的口号。革命派还有意建立人民剧院。1791年1月31日,立宪议会公布取消王室的戏剧审查制度,答应演出自由。年内有数十家剧院呈请开业,其中的共和国剧院以专门演出支持革命的新剧目而闻名。这时期创作了大批配合或直接宣传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悲剧和时事剧。资产阶级革命使演员终于获得了公民权,彻底结束了过去受歧视被欺侮的悲惨处境;成立了保护剧作者合法权益的剧作家协会。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是他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创作了总称为"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于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演,其时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夕,这部喜剧对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虽然这部喜剧在整个欧洲都获得好评,但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却禁止在维也纳上演这一剧目。

作品影响

  莫扎特邀请宫廷诗人洛伦佐·达·彭特改编了意大利语脚本,于1785-1786创作并上演了同名的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众多歌剧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是莫扎特歌剧中的颠峰之作,也是中国乐迷最为熟悉的一部,是欣赏莫扎特歌剧的入门之作。
  《费加罗的婚礼》至今仍是各大歌剧院上演次数最为频繁的歌剧之一,有如天籁的歌声和错综复杂的男女人物关系,宛如角力般、层出不穷的小计谋和角色错乱的对白,至今仍是许多观众念念不忘的经典。让人眼花缭乱的进行速度,带出男女之间你来我往的情境、种种约定承诺造成的混乱情形、还有谁对谁唱情歌、谁看谁却不是谁的有趣故事。随着近代舞台的技术进步,每一次观赏此剧时都有全新的体会。

人物表

阿勒玛维华伯爵——安达卢西省首席法官。
伯爵夫人——伯爵的妻子。
费加多——伯爵的随身仆人兼伯爵府第的门房。
苏姗娜——伯爵夫人的第一侍女,费加罗的未婚妻。
马尔斯琳——管杂务的女仆。
安东尼奥——伯爵府第的园丁,苏姗娜的舅舅,芳舍特的父奈。
芳舍特——安东尼奥的女儿。
薛侣班——伯爵的第一侍从武士。
霸尔多洛——塞维勒的医生。
巴齐勒——伯爵夫人的大键琴教师。
唐居斯曼·比里杜瓦松——代理首席法官。
两只手——法庭书记员,唐居斯曼的秘书。
法警一人
格里普·索莱尔——年轻牧童。
年轻牧女一人。
佩得里尔——伯爵的马夫。
不说话的登场人物
一批仆人。
一批乡下女人。
一批乡下男人。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31 18:59 , Processed in 0.716740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