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影评论] 《无问东西》:人心是否能改变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5190

灰铜v1_05绿铜v3_04灰金v1_05绿银v3_04绿金v3_01紫铜v2_01紫铜v1_05紫银v1_01灰铜v3_01绿金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0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电影《无问西东》用四段不同时空的故事线交叉叙事,讲述百年清华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命运与真我的抉择与抗争。其中由实力演员王鑫饰演的“许伯常”由于其人物设计的多面性,引发诸多关于“人心是否能够改变”的拷问。在影片中章子怡与黄晓明所饰演的角色这条展现人性矛盾最为激烈的故事线里,在外人看来他为人和善,是个有风骨受人尊敬的初中老师,而在面对妻子的时候他却十分冷漠甚至是绝情,致使被冷暴力对待的妻子性情大变,开始对许伯常动辄打骂。而对于章子怡饰演的“王敏佳”看到后决意要写匿名信为老师出头,而正是这封信将她一步步地推向了无边的深渊。这样在电影故事里,也因为爱情的“曲解”,也由此显得“跌宕起伏”了都。人生真正意义在于,每个生命都是未知的,每个生命轨迹都是不同的,它的差别性让生命更加的丰富多彩,也成就了每个生命体的独一无二。

     的确,对于​感情这东西,其实最大的特点就是易变。在感情里面,没有什么公平可言。无论当初你付出多少,那都是千金难买你愿意。 而变本来就是两性感情里的常态,是情场里的基本游戏规则。接受不了或者没想通,只能是自找苦吃。由此也就有着批评者大多认为,电影没必要用上四个时空,尤其是帮助小孩买奶粉的现代戏部分,与大江大海的时代激荡,不在一个位面上。这固然是命题作文的形式设计,恰好也是《无问西东》电影感最强的一部分,通过蒙太奇、剪辑或者通过教书育人,让生命影响生命的真善美升华,让每个渴望自由、寻求真理的灵魂,不至于沦为历史的筹码,被现实明码标价。

    仔细留意了这部电影带若是回到过去,是否选择写实手法去临摹,那是创作者的选择判断。在《无问西东》里面当然也有美化,譬如狂轰滥炸之下的照常开课。如果热血冲动,追求理想都不被适当美化,那恐怕没法招引后来人。不难看出美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部电影去歪曲真理,那更值得警惕了都。而且,这《无问西东》只是拷问内心而为爱献身。这道理虽浅但情却深了。在“人心是否能够改变”的拷问中,却也包含着诸如像电影文艺作品中,所反思出社会现实生活里存在的一些个问题了。

    电影既然是抱着纪实的态度去拍片,就得把史实和事情内外的逻辑把握好,哪怕故事本身是虚构的也不要紧,这就是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历史更具哲学意味的原因。相比现实生活中,人在青春的时候也许就是根本来不及想清楚自己要过怎样的生活就被裹挟着往前走,但想清的那一刻为之付出全部努力去追寻的人实在太少,比如害怕或者畏惧时刻悬挂在心中,诱惑也如魔鬼时刻吸引你走过去。而对于知识、勇敢、坦诚或者同情却成了这个时代最为稀缺的东西。

    倘若说,电影里的青年在不同时代、不同处境,但冥冥中有一样坚持好像是一样的,这种坚持平日里被大家吹烂了好像羞于提及,所谓“捧杀”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像《无问西东》这部电影值不值得一看,但这部电影的吐槽似乎很多,有说剧情很烂的,也有说明星的演技很糟糕的。但观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对于一部电影有人喜欢就会特别喜欢,但是有人就非常的讨厌。难有的感慨,要批评电影故事拆分叙述和人物时空交错牵强的,是因为忽略了这些故事的内在一致性。

    这部电影,本质上讲的是大学精神的传承,却也因为一代一代人在迷茫的年少时期,被点拨或被引导去叩问内心,做出适合自己的、真正想要去做的选择,不顾时代浪潮,不顾他人言语,不顾世俗评价,也就无问西东了。而这些人成长后又用自己的方式,去给予下一代人同样的精神滋养来把真正的大学精神并且还传承下去。事情往往说这自保是人性,由于时代使然,其实在那样的时代里,想哪怕站出来说一句很普通的人话、做一件很普通的人事,都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不会苛求这些被时代裹挟的小人物都是英雄。由此也贬值的反思了都。

    看了不少的评论认为,说这所有的故事被一种浓烈的、高尚的精神串起,这种精神高于“明哲保身”,高于“最佳选择”,这种精神或许会让人在当下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愚蠢。但在这种精神里指引着人们,去面对或盲从、或黑暗、或动荡、或浮躁的时代,给我们伟大的精神世界一计闪耀的光芒。使得他们逆流而上、反其道而行,不顾时代的潮流,不顾投机的“教诲”,遵从内心的渴望,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而始终贯穿其中的,便是这一脉相承的“不问世俗,无问西东”的内在精神了么。

    即便如此,那么质疑世俗、不参与世俗,便是“反世俗”的重要方式。张果果对待世俗的方法,是适用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并不太困难的方式。 电影里把当下时代的世俗,浓缩为这两个小故事,而这“世俗”未必是随波逐流的择业、未必是明哲保身的苟且、未必是灭绝人性的批斗,在“世俗”存在于每一个时代,如同空气一样包裹着日常生活,甚至让人习惯到无法察觉。那么,吴岭澜那句“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却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值得反思了都。诸如此类。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1 14:20 , Processed in 0.874704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