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林家次女》(全本)作者:林太乙 【TXT】【bruno9008】

[复制链接]

管理员 - 管理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林太乙
    台湾九歌出版社1996年初版
    作者简介
    林太乙从事文学创作多年,著有多种小说,多以英文撰写,并且译成八种其他文字出版。她曾任< 读者文摘>
中文版总编辑二十三年,退休之后,著有< 林语堂传> ,小说< 春雷春雨> ,< 明月几时有> ,并且编撰< 语堂文
选> 及< 语堂幽默文选>.
    林太乙曾受联合国文教组织委托,将中国古典名著< 镜花缘> 译成英文,在英美两国出版,并与黎明合编< 最
新林语堂汉英词典> ,在香港出版。

    序
    我在这本书里描述我充满快乐,又好玩又好笑的童年和成长的过程,以及父亲给我的不平凡的教育。
    我不平凡的教育从小时在上海开始。父亲惆傥不群,对什么都有创见,他认为整个世界就是大学堂,在学校里
能学到的东西不如从校外所见所闻能得到的知识。只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一部字典在手,凭自修,什麽学问都能
学到。
    我还没有小学毕业就随家人去美国。那是在三十年代,我国多年来饱受外国欺侮,而在美国有排华法案,美国
人严重歧视中国人。父亲对我们小孩子说" 你们在外国不要忘说自己是中国人。外国人的文化与我们不同,你可以
学他们的长处,但绝对不要因为他们笑你与他们不同,而觉得自卑,因为我们的文化比他们的悠久而优美。无论如
何,看见外国人不要怕,有话直说,这样他们才会看得起你。"
    父亲认为我们什么都应该见识见识,在上海时他带我们去馆子叫条子,在家里欣赏西洋音乐,也去杭州游西湖。
在美国我们饱受文化震撼,无论在哪一方面,美国人都与我们不同。父亲教我们如何适应。恶补英文之后,我入美
国小学,但在只差几个月就可以毕业时又随家人去欧洲。我们探火山口,参观教堂,看脱衣舞,我入校恶补法文,
但没多久又回美国入中学。一年之后回国,在内地饱受日本空袭的惊吓。回美国之后,又不得不努力自修才赶得上
学校里的课程。
    而在这些年里,父亲无时不在教我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文化。母亲则依她在厦门鼓浪屿娘家的家教教导我们,
因此我们虽然在外国长大,还是不折不知的中国人。
    中学毕业之後,我不平凡的父亲竟然不要我上大学!他要我踏入社会做事,念" 文学所取材的人生" . 天下事
无奇不有,我在十八岁时,竟然去耶鲁大学教中文。胜利之后,我回到上海,但那已经不是我记忆中的上海。去年
我又去过一次,那更不是我小时的上海。美国小说家沃尔夫说," 故乡是不能再回去的" ,意思说,假如回去,会
发现那已经人事、景物全非了。换句话说,童年是再也找不到的。我只有在记忆中能回到我的童年和少年,所以我
把它写出来,看看是否曾真有其事。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30 21:22 , Processed in 1.234611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