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影评论] 《公民凯恩》:权力和财富下的自我毁灭

[复制链接]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0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一部由年轻的电影天才奥逊·威尔斯在25岁时自编自导的电影,119分钟的黑白影片着实不能稳住台下面的观众,几年前,我十分不喜欢这种电影,觉得冗长又平淡无奇,再加上黑白除此之外再也不能给予我们视觉冲击力的影响。最近又看了几遍,阅历的增长让我重拾经典,这不愧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威尔斯不愧是一位电影奇才!

《公民凯恩》拍摄于1941年,20世纪四五十年代正值美国资本主义兴盛阶段,期间经历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虽遭受重创,但在罗斯福总统的统治下重又恢复并进入黄金发展阶段。影片是虚构的一个资本家凯恩,这个形象反映了当时美国资本主义巨头的现状,甚至可以说是多个形象的重组构成的,通过叙述凯恩的人生经历和事业的兴衰史,见证了资本主义神话下那些不为人知的复杂真相。从这部电影,我们看到了权力和财富下的自我毁灭。首先,我认为这是一部探索性质的电影。届时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大势良好,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世人的眼中,资本主义永远是光辉灿烂的一面。《公民凯恩》中,制作者试图扭转我们片面的观点,影片一开始就是通过一个特写镜头向我们展示铁栅栏上挂着的一块路牌:不准非法进入。而此地正是报业大亨凯恩的出版帝国。看完整部影片,在结尾处又用了一个特写镜头重新回到那块牌子上,这样首尾呼应,试图让镜头带着观众违背“不准非法进入”的条款,走进凯恩的出版帝国,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自己去探索资本家内心的隐秘和不为人知的一面。这样,影片就带有了探索性质。

在电影的开始部分,镜头带着我们走进凯恩的私人寓所,在昏暗沉闷的房间里,伴随着一声“罗斯班”,一个漂亮的水晶球从凯恩的手中滑落,散成一地的碎片,继而护士走进来。这里,凯恩先就死了,影片通过一位新闻记者追查凯恩临终的遗言“罗斯班”到底为何人何物而前去采访凯恩身边的人,以闪回的镜头展示了凯恩的一生。影片中的五个闪回均是凯恩 的监护人撒切尔、助理波斯丁、好友李兰德、妻子苏珊以及管家雷蒙对凯恩生前的回忆。到最后,“罗斯班”的搜索本无意义,凯恩身边的人对于他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是一个内心复杂和充满着矛盾的凯恩。影片中在苏珊离开他之后,又一个镜头是凯恩含着眼泪,拿着水晶球,慢慢从卧室走出来,走廊两旁的镜子中出现了很多凯恩的形象,他们步伐一致地走过去,似乎有一刻,我又觉得每一扇镜中的凯恩的神情都是不一样的,觉得每张表情应该都不一样。这是一个内心矛盾的人,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凯恩性格的多个面,将不同的方面 这样赤裸裸地展现给观众。这个镜头很震撼人心!

凯恩的妻子苏珊将要离开他时,她说:你不会给我真正想要的东西。凯恩同身边的同事发生矛盾时,他总是用一句话来威吓:我是凯恩!“我是凯恩”这句话在影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它反映了当时美国一代资本家孤傲、目中无人、善于用权来控制一切。而苏珊的走似乎让他终于清醒,正如汤普逊最后所总结的“凯恩先得到他想要的所有的东西,但又失去了。可能罗斯班就是唯一他不能得到跟失去的,罗斯班只是拼图里的一块,丢失的一块。”

他得到了他所想要的一切,而最终,他又失去了这一切。他自认为,权力和财富能让他拥有一起,可正是这些,让他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童年时那可爱的雪橇已成回忆。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 10:55 , Processed in 1.071064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