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影评论] 《红海行动》:这样“胆大妄为”的贺岁电影第一次见!

[复制链接]

 成长值: 31520

灰金v1_05灰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金v3_05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铜v1_05紫银v2_05紫银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0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红海行动》本来是在2017年年底上映的,博纳的于冬却决定将它放到春节档,在大年初一这天全国公映,这种勇气在看过电影之后,尤其佩服。
毕竟中国人向来最怕在节日的时候看见“血光”,而《红海行动》却冒了这个“大不韪”,在整部电影中都在讲述这个有血气、很血腥的战争故事。放到《捉妖记2》、《西游记女儿国》和《唐人街探案2》这些喜剧扎堆的行列里,不得不让人称奇。
但是电影中的“血”并不是白流,林超贤正是用血腥爆裂的场面和元素构成了《红海行动》的影像世界。
但是这种血腥场面却有着层次的划分,先是给你一个“世界观”,再抛给你一个“人性论”。在反叛军和政府军的对战中,反叛军屡屡不顾索马里平民的生命,用火箭弹直接轰炸,或者让平民带着炸弹开车往政府军防线上撞,鲜血淋漓的索马里城市废墟,正是因为这些血肉模糊的尸体,才变成了人间炼狱。
当这样一个世界观基本搭建后,蛟龙一队的八名成员需要在此影响下重建个人的心理世界,比较明显的一段就是其中一名队员在看到一车被烧焦的尸体,头颅和手臂都悉数展现后,他产生了严重的不适,都在怀疑自己能否胜任突击队的任务。
林超贤这种逐步深入的手段很容易让观众有代入感,先是进入血腥的世界,再进入见过血腥世界的人物内心。一开始的血腥可能只会让观众产生不适和恐惧,从日常生活的写字楼、教室和厨房,一下子变成眼前的残肢断臂,着实惊骇。然而在跟随着每个队员,逐渐体会这种血腥场面和断臂残肢背后的真实,便不再是单纯的感官冲击,而是一种内心的触动,这种由表及里的层次感才是一种有力的商业片手段。
林超贤作为一名香港导演,向来不乏耽于血腥的前辈和同辈,单说大名鼎鼎的桂治洪和邱礼涛便是绕不去的两个血系cult片的掌门人,他们的片子多是有关鬼神和凶杀。林超贤很有效地提取了血腥场面给观众最“刺眼”的冲击力,但是又把这种血腥附上了合理且真实的故事。
于是血腥不再是猎奇和邪典的专用手段,而有效地让国产战争片的场面更加纤毫毕露,林超贤这是在用还原法,让观众对于打一枪一个洞,深中数十枪还能活蹦乱跳的枪战场景彻底失去信任。
尤其是在反叛军老窝拯救人质那一段,他让其中一名队员被枪打的直接断指,之后另一名队员面部被子弹削面,连牙齿附近的肌肉都炸裂开来。这种让主线角色丢失生命,而且还异常残酷,在以往的战争动作片中几乎没有,仅凭这一点,《红海行动》便做的比《战狼2》要更加有力度。
血腥可以增加战争片的临场感和真实度,然而如何通过场面调度和节奏把控来调动观众的情绪,并且让观众可以清晰了解战争中每个人物角色的行动路线、配合情况,这就需要更为老练的手法了,而这,又恰恰是林超贤的拿手好戏。
他早在《湄公河行动》中就已经小试牛刀,毕竟在这部电影中,彭于晏和张涵予的队伍分两条线开展,而且片中也并不是全程战争戏份,比如彭于晏和张涵予在火车站被追杀,便是典型的动作戏,并不需要牵扯到复杂的人物调度问题。
然而在《红海行动》中,这种情况变动很大,影片基本全程都是蛟龙一队八人组的几场战斗。如何有效的营造战斗场面,这个对于本片来说,是最根本的问题。
比如在戈壁路上的一场对阵中,队长先是调配队员,佟丽和石头留在路边防守,庄羽拆卸炸弹,顾顺李懂拿下制高点、狙击敌方,而他和副队长徐宏去捣破据点。
像这种在队长杨锐的指挥下,先是分配任务,之后再根据战况的变化,队员间相互辅助,见机行事,在片中的四场战斗中屡见不鲜。这便是《红海行动》的妙处,它像诺兰的《盗梦空间》通过主角柯布的一步步讲解,把深奥难测的盗梦过程向老师讲课一般传授出来,林超贤也一样。
他在每一段战斗中,都会用对讲机中队长和队员间的互动,呈现出每个人方位和当前的行动计划。这种安排,让观众在脑海中立即形成立体效果,而不会在枪林弹雨中不知所措。
林超贤也让摄影机灵活运动,手持摄影自然少不了,在快速运动中,还时常变焦,让焦点对准行动中的角色,这当然也是为了让观众在有临场感的同时,还能在镜头和焦点的切换中,理解这些战斗的重头戏。
要拍摄一部场面火爆且动作凌厉的片子,在当下,并不是很难,毕竟我国军方和影视公司也达成了多项合作,《战狼2》便是其中的代表,《红海行动》的制片方也有海政电视。但是让混乱的战争场面形成一条井然有序的线索和脉络,更为具体来说,就是如何让观众理解混乱的战场,这才是国产商业战争片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而任务的说明和角色的聚焦,便是《红海行动》的精到处。
有人说,《红海行动》是中国版的《黑鹰坠落》,这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对应关系,《黑鹰坠落》还是继承了美国军事片的传统,用失败来“反战”,不仅是反对战争,更是反思战争的合理性;而《红海行动》不同,它当然还是和《战狼2》一样,是意识形态下的军事电影,中国可否会在以后用军事片来反军事,这点还言之尚早,但是仅就当前来说,像《红海行动》这种,在商业类型和节奏把控上下足功夫,倒也是件好事。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0 08:40 , Processed in 1.719234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