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影评论] 象征的地狱——评《出租车司机》

[复制链接]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0 0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很不认真,开头直接跳过了斯科塞斯故意造作出的纽约地狱,最后看完却恰好最喜欢Driver杀完人后同样的地狱长镜头。眼里尽是霓虹的灯火,但总是有一层模模糊糊的烟雾把那些灯火淡化成Driver口中的“乌烟瘴气”。
  斯科塞斯对于纽约的批判从第一个镜头一直到最后,Driver的故事如果是他对于个体在这座炼狱般的城市里承受与反抗的写照,那么斯科塞斯自己的镜头语言或许就是他自己对于这个城市之于他的感受的刻画。他的眼里这城市漆黑一片却又到处都是丑陋的红灯在招摇地闪烁,他眼里人们匆匆忙忙却又浑浑噩噩地乡愿地疏远着周遭,他的眼里这城市需要雨水的不断洗涤却从来没有一场甘霖,他眼里愤怒和不满始终无法得到爱的回应和填充……总之,他的眼里,纽约就是一个地狱。
  一位老师曾说:“来广州了,觉得是像《南都》里说的那样吗?”他的潜台词是媒体总在夸大矛盾与冲突。就这样躺着中枪,可是就如同我一直以来所认为的,这个世界永远不缺马屁精,可“麦田的守望者”却一直稀缺。不管媒体抑或是艺术对于现实的再构建有多大的虚无,它本身是个体认知与体验的放大化。没有艺术的手段和媒体的强大效应,人人都不过是一粒麦穗,哪里人人可以抢到菲林。这种艺术的夸张对于社会的意义更多在于警醒,对于人类社会始终面临的威胁——那些永恒的极权主义、个体虚无以及群体冷漠的警示,如果艺术要做事后诸葛,那么艺术真的就是完全的pointless了。
  德罗尼演Driver,看完你想不出还有谁能再演出更好的版本。Driver那种似乎对什么都无所谓,然而内心却沸腾着愤怒几欲喷薄而出的感觉,德罗尼不是在拿捏这种感觉,他就是存在于这种感觉之中。你看他拿着枪、光着膀子对着镜子比试和自言自语的情景,表情里没有丝毫的狂乱,却有一种逼人的空气散发在镜头之中。
  当然,有很多时候角色本身也是成就演员的原因之一。Driver或许就是福斯特口中的“保守”,他从战场回来,带着他还没有随着时代进化的价值观。他对出租车公司的HR说“Anytime, anywhere.”的时候,他并不是对于地狱无畏,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地狱已经成了这个城市的代名词。男巫对他说“我们就是工作本身”,他在一个小小的方盒子里看到纽约这个光鲜城市下最丑陋的东西,这些东西冲击着他那保守的思维,他的不明白让他显得沉默,他的不明白让他把刚刚开始的爱情付之流水,他的不明白也促成了他愤怒的外化。在他的保守之下,其实不过是对于人性一些基本底线的尊重,而显然,斯科塞斯觉得这里早就是一个没有底线的地狱。
  如果电影结束于杀人场景的霓虹再起处,这无疑是个悲剧。但斯科塞斯不愿把这种批判来得过于猛烈,他让Driver痊愈,而且Beth重新来找他,只是这一次Driver知道他们依旧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或许斯科塞斯不愿让英雄的传说像是片中的音乐一样沉重成往事,对于世界有批判的同时也要有构建,那样地狱才能重回人间的模样。
  文/余余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 15:28 , Processed in 0.955526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