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莱蒙托夫作品选》(2本)作者:莱蒙托夫【EXE】【折翼之风】【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折翼之风    时间: 2011-9-3 22:54
标题: 《莱蒙托夫作品选》(2本)作者:莱蒙托夫【EXE】【折翼之风】【原创】
简介

  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出身贵族,不到3岁,母亲去世,由外祖母抚养成人。1828年人莫斯科贵族寄宿中学,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中途转至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4年毕业后在骠骑兵团服役。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 阿勃列克》和剧本《假面舞会》。

  1837年2月普希金遇难,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愤怒指出杀害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篇震撼了俄国文坛,奠定了诗人作为普希金继承者的地位,然而却遭到沙皇反动当局的仇视,莱蒙托夫因此被流放高加索。同年发表《波罗金诺》,歌颂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雄气概。经外祖母多方奔走,莱蒙托夫于1838年4月从流放地返回彼得堡原部队。不久,发表民歌体长诗《商人卡拉什尼科夫之歌》,赞扬不畏强暴的精神,《咏怀》一诗谴责贵族青年缺乏思想,对生活采取冷漠态度。1839年发表歌颂叛逆精神的长诗《童僧》。1840年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问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继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1841年2月回彼得堡休假,完成著名长诗《恶魔》。莱蒙托夫本想趁休假之便设法离开军队,全力投入文学创作,但所得到的是限令48小时内离开首都。回高加索后,一些仇恨诗人的彼得堡贵族唆使青年军官马尔蒂诺夫与莱蒙托夫决斗,结果诗人饮弹身亡,年仅27岁。

  莱蒙托夫虽然仅在世上生活了二十七个年头,但他以四百四十九首抒情诗和二十七篇长诗攀上了俄罗斯浪漫主义诗歌的顶峰,在读者心目中树立起一尊“自由之子”的雕像,飘扬着一面反抗暴政的大旗,唱响了一首首昂扬激越的战歌。
本作品选包括: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和他的诗选,长诗《恶魔》因为也是诗,便加录在了诗选里。
作者: yymusic365    时间: 2016-10-10 10:40
俄国最后一位诗人。
作者: c119box    时间: 2022-3-20 09:40
谢谢楼主分享资源




欢迎光临 (http://mail.zazw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