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清明 | 如何克服对未知死亡的恐惧? [打印本页]
作者: buzhy 时间: 2019-4-4 12:12
标题: 清明 | 如何克服对未知死亡的恐惧?
文 / 周亦川 编 / 袁月
【搜狐健康】古今中外,关注死亡、恐惧死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原主任韩启德说,随着衣食无忧、生活质量的改善,大家对健康的关注更多,对死亡的恐惧也在不断增长。死亡是未知的,没有人经历过真正的死亡,无法将其与我们可接触到的事情作对比,因此恐惧是人之常情。
韩启德说,在清明节关注生与死,是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生死观的良好体现,清明节扫墓祭奠缅怀祖先,这项习俗从中国扩大到东亚乃至更广的地方。清明时节,自然万物初始更新,象征着蓬勃的生机;但没有冬季万物的沉睡与死亡,就没有这么美好而充满希望的景色。除了扫墓,清明还是生者聚会和春游的时节,活得好也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因此,做好死亡教育,清明或许是最好的时间。
面对死亡,要融入宇宙观的哲学思考。韩启德说,仰望星空,脑海中会浮现王羲之《兰亭序》的一句经典名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而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一共有2000亿个太阳系;而整个宇宙又已超过2万亿个银河系,可见一个人的存在在宇宙中是在太微不足道。离银河系最近的恒星,离我们有4万多光年,也就是我们能看到的这颗恒星是它4万年前的样子,人的一生只有几十年,又是何其短暂。古话说,天上一日,世上千年,先人的智慧与现代的宇宙科学高度符合,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有何留恋呢?
在地球上的80万种物种之中,人类只是其中之一,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生物体内的碳元素(生物碳)有五千亿吨,而人类生物碳仅占总量不到百分之一,在生物界中,人类处于少数,也是弱者。——与我们的认知相反,衡量一个物种在地球上的强弱以繁殖能力来决定,生命周期越短,变异和遗传能力越强,在自然界就越强大。例如,狮子是草原之王,可以吃掉斑马、羚羊,但最早被饿死的往往是狮子,活的最好的是这些食草动物。再与微生物相比,一个人在20年岁时才可能把生物当中很小一点变异传承给后代;但噬菌体15天一代,病原微生物则是一天一代乃至几小时一代,可以变得无比强大。人类凭借各类手段灭绝很多的物种,看上去很强势,但人类的历史不过7万年,类人也不过是200万年,与地球生命的38亿年相比,是真正的后来者。
目前,人类现在是掌控地球的命运主导者,有着一万年的农耕文明,而工业文明只有五百年,信息文明不到一个世纪,当今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已经可以创造生物了,那么人类还会走多远?会不会哺育出一种更新更先进的物种?难以预判,但一定比人强。
把我们放到宇宙,放到生物界的80万个品类中讨论死亡,融入到如此宏大的事物当中,我们的心胸就会变得开阔,会发现原来死亡是如此的单纯,这就是死亡与所谓生命观与宇宙观之间的联系。
既然生命是如此短暂,那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呢?
韩启德说,对死亡的看法与生命的意义紧密连接,因此讨论生命的意义也是十分复杂的话题。《圣经》中耶稣提到,爱比死更强,通过爱可以获得永生;德国的歌德说,存在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我们来到世间的目的是证明自己存在过;而文天祥则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的境界是赤胆忠心;《论语》又说,“朝闻道,夕可死矣”,了解世界的规律,社会上的所有这些道理,你又去实践了,死而无憾。
究竟哪一个是对的?我们永远想不通,可以相信其中的一个。相信爱,相信为人类做出贡献,或者你觉得要留一点思想给后人,这些对与不对没有答案;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信仰。
人活在世界上要有正确的信仰,信仰即价值观。我们要对死有更好的认识,我们不仅要有正确的宇宙观、生命观,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经常说一个人要有三观,不是仅仅的口头思想教育,而是做人的根本,古今中外只要是人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我们对死亡多一些思考,有自己成熟的想法,面对死亡就会更加积极,对社会多一点贡献。
韩启德总结,做好死亡教育,正确面对死亡,医学上的很多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人的健康是一种平衡状态,而不平衡是绝对的,不可回避,这就是疾病。人生病是绝对的,不要认为生病是很不正常的事。认识到这一点,对医学的回归初心非常重要。医生比常人对身体、生理、社会适应上面懂得多一点,掌握了医学技术可以帮助解决病痛,但对精神方面的问题不可能完全掌握,所以医生的工作是“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从病人角度看,所谓追求长生不老是违背自然规律,也违背生死观。有正确的疾病观,那么疾病到了一定程度,就会知道不要乱糟蹋自己的身体,死而无憾,因为人没有死亡就不成世界。
欢迎光临 (http://mail.zazw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